一. 原理
1. 用一条或多条人工渠道将入流水源引出,或将具有髙负荷水量的污染源水系引导出。
2.降低营养盐负荷并避免浊水入流,可用来防止湖泊及沼泽的富营养化或长期的混浊情况。
二. 基本技术条件
1. 具有高浓度、高负荷的入流水。
2. 欲分流的目标水量相对于入流总水量要少许多,且分流后不影响灌溉计划的情形。
3. 污染源的位置及改变后的渠道应适宜于周围地理条件。
三. 构建及维护
1. 符合常规渠道构建技术规范。
2. 可用于大规棋渠道改良及溢流分洪渠道的修建。
3. 需要清除渠道内的沉积物(每年一次)。
四. 注意事项
1. 由于截留后总水量会减少,因此须对灌溉计划重新调整。
2. 包括溢流分洪渠道在内的沟渠建设,均须用控水的理念来审核。
3. 水的排放可能造成河流下游的二次污染。
4. 长时期的非常规水短缺会延长湖泊、沼泽的水体停留时间,进而导致湖泊、沼泽污染的发生。
5. 需要24h检测水质以审核水质随时间的变化,具体的实施需考虑灌溉计划的有效性。